1.临界点的反复跳变
这是因为,不管是配置了IRCUT双滤光片还是用双峰滤光片的摄像机在某些复杂的光线的环境下不能稳定的工作造成的,同时因为多数厂家都是使用简单的如光敏电阻感应器等方式去控制IRCUT双峰滤光片的工作状态,其临界点的反复跳变就不如人意了。但是如果采用智能芯片来控制,其模糊逻辑能力能有效控制IPCUT双滤光片的工作状态。换句话说很多的厂家是不愿意在这上面投入成本的。
2.散热问题
由于配置了发热量较大的红外灯,红外灯在启动后,整个工作时间段内(以12小时计)在红外摄像机前部会有热量集中,会影响摄像机等其他部件的正常工作。例如50颗95mm的红外灯板,长时间运行的话,LED板上的温度几乎可以达到90℃左右。
由于红外发光LED的辐射功率是和电流成正比的,很多不规范的厂家就用加大电流的方式来提高照射效果,然而电流越大温度越高。照射效果虽然提高了,但是机器本身由于LED过热会受到很大的伤害。其中,LED板后面的CCD就是最直接的受害者。CCD一般只能支撑到60°~70°视角,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各个厂商使用的方法也是不同的,大体上有以下几种:
(1)降低电流。使用功耗小的红外灯代替大功耗的红外灯,虽然降低了散热量,但是在照射长距离的时候,效果肯定不如后者。
(2)在机器内部加散热风扇,这样做效果肯定是有的,不过那样对风扇的考验是要很严格的,而且加了风扇对于外壳的设计上也是个考验,要保证美观还要实用。
(3)使用恒定电流电源供电。保持电流恒定,控制LED的散热。
(4)LEDW LED灯的分组排列。例如,以24颗的红外灯来说,可以把它排列成3组来减低热量。
(5)结构材质的选择。例如,LED灯板和外壳选用铝合金等散热比较好的材料。
(6)使用具有强制散热散冷作用的自动冷暖空调,自动调节机体内部温度,良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3.防水和散热效果不理想
用的时间长了之后,摄像机里面或多或少会出现汽水(此现象主要集中在北方地区),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出在外壳的密封效果不够和当时装机时没有考虑到温差。当红外灯开始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同时由于外壳的散热效果不够,这样就会大大降低摄像机的使用寿命,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考虑把红外半球摄像机的外壳做成多条线槽构成,这样有利于散热。
4.红外摄像机系列机器晚上出现图像照度差、发白或有亮白色光圈现象
应该说,现象是机器装配不当导致的,装配时感光器件(光敏电阻)离红外半球摄像机距离过远会导致红外灯启动不完全造成机器夜间照度差;出现图像发白或亮白色光圈现象主要因红外发光管发出的红外光通过球罩折射到镜头所致,解决此问题需要避免红外光折射到镜头表面,通常采用海绵圈进行镜头与红外光的隔离,在装配时一定要将球罩紧贴海绵圈。
5.红外摄像机彩色失真、偏色
可能是白平衡开关(AWB)设置不当,也可能是环境光照条件变化太大,此时应检查开关设置是否在OFF位置,应想办法改善环境的光照条件。
6.夜视型红外摄像机白天图像正常,夜间发白
此现象一般因机器使用环境有反射物或在范围很小的空间使用,因红外光反射导致,解决此现象首先应确定使用环境是否有反射物,尽可能改善使用环境,其次检查机器的有效红外距离与实际使用距离是否相应;若一台长距离红外机器在很小的空间使用会因红外光过强导致机器图像发白。
7.画面出现几道黑色竖条或横条混动
这种情况一般是机器供电电源输出电压的纹波太大,应加强滤波并采用性能好的直流稳压电源。
8.白天色彩还原不够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红外摄像机的色彩在白天都会或多或少的偏色,这个最直接的原因是摄像机滤光片的问题,一般红外半球摄像机使用能透过一定比例红外光线的双峰滤光片,其优点是成本低,但由于自然光线中含有较多的红外成份,当其进入CCD后会干扰色彩还原,比如绿色植物变成灰白等等(有阳光的市外环境尤其明显)。IRCUT双滤光片的使用就有效的解决了这个问题,IRCUT双滤光片由一个红外截止滤光片和一个全光谱光学玻璃构成,当白天的光线充分时红外截止滤光片工作,CCD还原出真实色彩,当夜间光线不足时,红外截止滤光片自动移开,全光谱光学玻璃开始工作,使CCD充分利用到所有光线,从而大大提高红外性能。
9.红外摄像机图像出现扭曲或几何失真
这种现象可能是红外摄像机、监视器的几何校正电路有问题或光学镜头的问题,也有可能是视频连接线缆或设备的特征阻抗与红外摄像机的输出阻抗不匹配。
当出现以上现象时,请先检查所用光学镜头是否异常及监视器的输入阻抗开关是否设置在75Ω端,其次再检查所用视频连接线缆阻抗是否是75Ω。
10.红外摄像机使用自动光圈镜头图像过暗
首先检查EE/AI功能开关是否设置在AI端,其次检查LEVEL电位器调节是否合适。
11.红外摄像机无图像
首先检查外加电源极性是否正确,输出电压是否满足要求(电源误差:DC12V±10%,AC24V±5%),其次检查视频连接线是否接触良好;若是使用手动光圈镜头需检查光圈是否打开,自动光圈镜头则需要调节LEVEL电位器使光圈在合适位置。
12.红外摄像机图像质量不好
a.检查镜头是否有指纹或太脏;
b.检查光圈有否调好;
c.检查视频电缆接触不良;
d.检查电子快门或白平衡设置有无问题;
e.检查传输距离是否太远;
f.检查电压是否正常;
g.检查附近是否存在干扰源;
h.检查在电梯里安装时要与电梯保证绝缘免受干扰;
i.检查CS接口有否接对。
13.红外灯寿命问题
从红外灯的角度来看,提高寿命和加大距离往往是相互矛盾的。因为如果厂家需要加大红外灯的照射距离,势必需要增加红外灯的功率,而增加功率势必会缩短红外灯的寿命,一些厂家为了一味追求红外灯的距离,刻意增加红外灯的功率,使得红外灯寿命大大减小。而且随着功率的增加,使得摄像机内部温度提高,使得摄像机很容易损坏,造成恶性循环。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不能用提高供应电流来提高红外灯亮度,使之超负荷工作,虽然表面上优化了红外性能,实质上严重影响红外灯的寿命。要提高红外灯的寿命首先要保证红外灯不“超载”,在不“超载”的同时通过增加红外灯的数量来保证有效距离;有的厂家则通过采用铝基板等高传导率材料、加大风冷器件的使用、增加外壳面积等方式来增加机身的散热能力,从而提升寿命。
在电路控制部分,也有部分厂家采用脉宽调制定律来保持红外灯电流的恒定,从而减少红外灯的发热,以达到延长寿命的目的。采用脉宽调制定律后,无论外界输入的电流如何波动,通过电路进入到红外灯的电流都非常稳定,从而保证红外灯发挥自身最大的效率、延长寿命。
14.红暴问题
什么是红暴呢?红暴是由于所发射的红外线中包含可见光的成分。
红外灯可以做到完全无红暴(采用940nm~950nm波长红外管)或仅有微弱红暴。中路通讯公司采用美国奥克斯特(AUCSITER)红外技术,通过在保证红外灯功率的前提下,降低红外灯自身热耗,调整红外光线角度,使红外灯的有效利用率达到了90%。在红外灯的选择上,挑选波长较大(910nm)的红外灯,严格降低红暴,达到了微红暴效果。
15.红外摄像机的起雾结霜问题
雾、霜的形成是由于空气中的饱和水蒸气遇冷凝结而成,因冷环境的强、弱分别凝结成霜和雾。红外摄像机在工作过程中,尤其是室外摄像机常常会因四季变化、昼夜温差、以及雨雪环境等原因在防护罩视窗玻璃上形成雾或霜,导致摄像机无法看清物体,直接影响监控效果。中路通讯公司通过采用先进的电子除霜电路,有效的控制腔体内的饱和水蒸气浓度,做到了自动除雾除霜。
16.红外摄像机的视窗玻璃清洁
红外半球摄像机在雨雪天或粉尘大的环境下工作,防护罩的视窗玻璃容易出现污垢,造成摄像机视线遮挡。解决的办法通常是在防护罩上增加雨刷,通过控制雨刷清洁玻璃;另外一种办法是使用隐形雨刷视窗玻璃。与普通视窗玻璃相比,隐形雨刷视窗玻璃具有排斥水、灰尘、雪花的功能。
17.红外摄像机的恒温
由于配置了发热量较大的红外灯,红外灯在启动后,整个工作时间段内(以12小时计)在红外半球摄像机前部会有热量集中,即腔体内前端温度偏高,如不能均匀散热定会影响摄像机等其他部件的正常工作。中路通讯公司通过设计使用具有强制散热散冷作用的自动冷暖空调,良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自动冷暖空调采用珀尔帖效应原理,测温控制电路可以自动调节,将防护罩内温度恒定在摄像机正常工作温度范围内,出厂时罩内温度设置在+5℃以下加热、十40℃以上致冷。实验表明该红外半球摄像机可在-40℃~+70℃(阳光直射)的室外自然环境下正常工作。
18.夜视效果不理想
这主要表现是手电筒的效果或者是距离不够等等。这是红外灯的角度和功能造成的,红外摄像机所用的红外灯又称850红外发射管,峰值波长在850nm,角度从50°~60°可以选择,红外发射管角度越小照射距离越远,手电筒的效果就越明显,反之,角度大就没有手电筒的效果,但是距离就大打折扣,要解决这个问题主要看厂家追求什么样的效果和什么样的成本,当然红外发射灯的功率和价格是成正比的。当红外灯的外观和大小一样时,其实功率你是没有办法知道的,唯一的办法就只有实物测试了。我个人的经验是,采用多角度红外灯混合安装方式,这样资源可以充分被利用,远近都可以顾及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