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项目找死,不接项目等死!施工单位越来越难了……

  几乎所有建筑施工企业在施工项目管理中都处于弱势地位,施工单位正逐步被边缘化,面临转型的困局。

  前段时间,跟一做工程的朋友(老A)聊天,跟我吐槽,现在的开发商合作没诚意、项目没利润,施工单位的日子不好过,听完他的哭诉,顿时感觉行业的水太深。

  老A说,他前段时间,跟进西双版纳的一个旅游地产项目,已经降到6%了,质保金扣掉5%之后,只要工地有半点问题那1%就不见了,就这样,业主还要降价。就算没有问题,那1%也不够支付项目垫资的利息,前提还是业主能按照合约按时付款,如果再拖一拖,利息增加,这就白玩。可即便是这样,还有三家公司比我们价格低。

  这还仅仅只是冰山一角,在这场博弈之中,施工单位逐步被边缘化,面临转型的困局。

  最低价中标:想中途停工要挟或变更没门

  前些年,房子好卖,开发商也不怎么管理,即便低价中标,通过几个变更,还能捞回不少利润。现在,地价贵,政府又现价,手上也没多少钱,导致最终压榨下游的施工单位。

  在材料采购上,找材料商都找来,逐一比价,最终锁定材料品牌与价格后,采取甲定乙供的方式,业主自己不买,由施工单位来采购。由于开发商把材料商的价格压的很低,材料商也没多少利润空间,施工单位想要从材料商那里捞到油水几乎为零。材料商都是现款现货,否则不予供货,这个资金又得由乙方垫资来做,而且材料的损耗、质量问题等都得由施工单位承担。

  过去,不少企业会通过中途停工来要挟,变相加钱。老A说,业主现在把合同都限制的很死,中途停工总要有个理由吧?没理由的停工,打官司也打不赢啊,最后白白损失了履约保证金。过去,在施工过程中做一个变更或签证,还能获得价格调整,现在需变更,甲方不进行价格调整,这一下子就没得玩了。更狠的是开发商将项目分为多标段,一旦有一家耍赖停工,立刻清场由另一家公司接受,而清场的单位还没有了履约保证金。

  材料上没利润,开发商又压低管理费用,最终只剩下人工费,而这基本上很难支撑一家大型的企业的运营成本。老A说,施工单位的生存空间在哪,他也不清楚。

  再说说,为啥施工企业争先恐后的上市?不就是为了获得更多的资金嘛,这些资金用来干嘛?就是为了适应目前的行业现状啊,不能垫资的施工企业现在直接就会被市场赶出去。

  等待行业洗牌,转型左右为难

  不转型等死,转型找死。用在老A身上不为过。他告诉我,现在迷茫了。转眼间,又到年底了,最怕的就是方向走错了。跟进的这几个项目,没有一个最终能够成单的,不是被无底线的压低价格,就是难以收回款项,付款方式不合理。

  行业没有标准,业主才有信心一味地压价。施工单位处于房地产价值链里的落地环节,根据微笑理论,重要性也未放在很高的高度,劳动成果与企业的专业性也很难得到认可。在合作上没有话语权,未来该怎么走,还是一个未知数。

  老A的心声,正代表着行业里中上游企业所面临的困局,传统企业转型其实已经迫在眉睫,所谓“转型找死”的说法其实是中小企业害怕面临的转型处境,在新形势下,建筑安装业的发展必须要创新机制、找准路径、深化改革。紧随互联网+安装新形势,打破传统企业的经营方式,单打独斗的局势已经过去,抱团取暖才是最佳选择!抓住时代的发展机遇,与优秀的企业携手抱团,实现合作共赢。

  自李克强总理提出“互联网+”以来,以“安装通”为代表的互联网+安装服务平台顺应发展大势,抢占发展机会应运而生,它依托行业协会,运用用户体验、开放透明、扁平高效、协同整合的互联网思维模式,打破安装行业在产品交易、项目合作、资金回笼等方面的行业痛点,并为行业企业提供精准推广、金融贷款、大数据服务等增值服务,进一步促进行业转型升级,重构行业发展模式和产业竞争格局,将在安装行业未来发展中爆发出巨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