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靠什么?“放管服”【19号文解读】

  2017年2月21日,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7〕19号),八个方面,二十条,5400字,开篇便明确了建筑业的重要性,“…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业快速发展,建造能力不断增强,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吸纳了大量农村转移劳动力,带动了大量关联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建设和民生改善作出了重要贡献”,然而,笔者仔细查看全文,并没有发现对建筑业多么利好的扶持政策,比如产业结构调整计划、产业扶持计划、财政投融资、货币手段等产业政策模式,那么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策略是什么?

  文件告诉我们答案:“放管服”。“放管服”是什么意思?我问了身边的同事、问了远方的客户,了解的并不多,深刻理解的更少,看来,我们得深入研究“放管服”到底是什么。

  “放管服”字面的意思是:1-放开,我不管;2-“我”只管游戏规则;3-我做服务,“你们”自己竞争,自生自灭。除了字面的意思,到底应该如何理解?《意见》关于“放管服”的原文是:“…深化建筑业‘放管服’改革,完善监管体制机制,优化市场环境,提升工程质量安全水平,强化队伍建设,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打造‘中国建造’品牌”。易军副部长在2017年2月27日新闻发布会上的解读是:“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为保障。加快完善体制机制,创建适应建筑业发展需要的建筑市场环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关键是处理好市场和政府的关系。一方面要减少政府对市场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改革建筑市场准入制度,弱化企业资质,强化个人执业资格;缩小工程招投标范围,让建设单位自主决定发包方式;清除阻碍企业自由流动、公平竞争的各种市场壁垒。另一方面要不断健全市场机制,推行国际通行的最低价中标、承包商履约担保和业主工程款支付担保等制度,用经济的手段约束合同双方的履约行为;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快诚信体系建设,构建‘守信得偿、失信惩戒’的市场信用环境”。

  那么,“放管服”又来于何处?那就得从李克强总理的思维中寻找。“放管服”,“放”即简政放权,降低准入门槛。“管”即公正监管,促进公平竞争。“服”即高效服务,营造便利环境。2016年5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发表重要讲话,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不断提高政府效能,“‘放管服’改革实质是政府自我革命,要削手中的权、去部门的利、割自己的肉。计利当计天下利,要相忍为国、让利于民,用政府减权限权和监管改革,换来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释放。以舍小利成大义、以牺牲‘小我’成就‘大我’”,从总理的话语中,我们大致可以抓到核心思想,那就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政府要慢慢从市场的竞争中退出来,起管理和服务的作用,核心就是“放管服”。

  那么,最新的《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中,哪些是“放”、哪些是“管”、哪些是“服”?

  笔者认为二十条中,“放管服”大致可以划分为:

  注:1-“放”星级高,意味着政府放开程度高;“管”星级高,意味着政府管理程度高;“服”星级高,意味着政府服务程度高;2-星级评价由作者的主观理解决定;3-不同人对星级的评价存在差异;4-星号是否应该相加,存在不同的理解;

  从5400字的《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我们已经清楚地看到,政府的观点是扶强汰弱;行政者很清楚,只有强者的胜利,优势建筑企业的胜出,才有中国建筑业的未来。如果您是部长,您是总理,您会这么做吗?显然,“扶强汰弱”的强者胜出才是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正道。

  在“19号”文这一最具价值的政策文件出台以后的一段时间内,建筑业人士短时间内可能很难看到更具价值的文件出台,作为旁观者,我的感觉是,“政”出固然好,但“政”不在知而在于行,行“政”才是中国建筑业的真实未来,我们期待“19号”文的行“政”能塑造建筑安装行业更好的未来!

想要了解更多行业快讯

扫码关注二维码

更多惊喜等你来!